首页

女女恋脚调教网

时间:2025-05-26 02:29:12 作者:苏丹政府批驳美国制裁 称其“政治讹诈”和“歪曲事实” 浏览量:10926

  本周,中国外长7年来首次访问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其中一个行程引人注目:与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的会面。

  英国《卫报》介绍——“基廷:‘奥库斯’协议最直言不讳和最尖锐的反对者之一”。

  去年,这位澳大利亚前总理(如上图)曾向澳大利亚现总理阿尔巴尼斯内阁的所有部长群发了一封“爆炸性的”电子邮件,内容就是表达他对本国参与“奥库斯”协议的深切担忧。

  据澳媒报道,中国外长王毅计划周三(20日)在堪培拉会见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然后周四计划前往悉尼与基廷举行非正式会晤。

  高明的外交手段,不是武器,胜似武器,不费一兵一卒,却能精确打击,深刻地动摇对手的精神内核。

  对此,《澳大利亚人报》抱怨说,中国的做法是不给现政府面子,与前总理会面是中国外长之行“不和谐的补充”。

  基廷立即反驳说,凭《澳大利亚人报》这种编辑政策,它就该被“轻蔑地忽视”。

  这位曾经的澳大利亚工党领袖多次批评澳政府对待中国和美国的态度,有时会批评他们采取了“愚蠢的亲美立场”。

  其实,中国外长这次要会见这位前总理,是请澳大利亚现政府通知并安排的。基廷本人也向媒体证实,自己意外收到来自中国外交部的会面邀请,同日还收到澳政府的来信,表示愿意协助安排此次会面。

  毕竟澳大利亚已经不是莫里森执政时期了。阿尔巴尼斯政府也一定不会忘记,前两年满载着大麦、牛肉和活龙虾的澳大利亚商船搁浅在海岸线上无法进入中国市场的窘境,也不一定不想再重复咬着牙用打折跳楼价把澳大利亚煤炭卖给印度的经历。

  其实,在对待奥库斯的问题上,澳大利亚国内也有很多反对声音。在新西兰也一样,当新西兰新总理拉克斯表达出对奥库斯的“兴趣”时,新西兰前工党女总理克拉克就在《新西兰先驱报》上联合署名发表了题为“奥库斯——新西兰决不能放弃我们的独立外交政策”的文章,她说,新西兰不能加入任何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为敌的联盟。

  所以,我们在给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开绿灯之前,当然有必要明确提醒对方,这几年澳大利亚对华贸易损失的原因。也有必要让澳大利亚等处在美国“印太战略”前沿布局中的国家知道,冲动地在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中充当一个棋子,可能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实际上,奥库斯三角内部也出现了动摇的迹象。澳大利亚天空新闻今天(3月19日)有一篇报道:奥库斯合作伙伴“不情愿”提高防御能力。

  文章引用《澳大利亚人报》一位资深外交编辑格雷格·谢里登的话说,据他所知,奥库斯的3个合作伙伴现在在政府层面上“不情愿增加他们的防御能力”。

  谢里登表示,为了落实奥库斯协议,英国和澳大利亚都“需要增加国防开支”。

  “虽然他们在理论上大谈奥库斯,但它已经持续了几年,却尚未交付一套武器系统。” 

  “除非这三个国家大幅提高军事工业能力,否则交不出这些核潜艇。”

  而英国《每日电讯报》19日也报道说,奥库斯的伙伴关系看起来比一年前“明显更加脆弱”,“在防务圈内,人们越来越怀疑美国履行承诺的能力和意愿。”

  据报道,这个月,在美国国内围绕政府预算的争论中,白宫建议将明年建造的弗吉尼亚级潜艇数量减少一半——而这正是“奥库斯”协议中向澳大利亚承诺的同类型潜艇。

  白宫主人的随心所欲,以及白宫年底会不会换主人,这些都会成为“奥库斯”同盟未来发展的变量。

  也许中国外长真的只是顺道去悉尼看看老朋友。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的就是:在一个去年12月把90%的大麦都卖给中国的国家里,“中国威胁论”这种东西,恐怕很难有什么坚不可摧的支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港澳青年看祖国”澳门各界青年“欢聚北京”交流团启动仪式近日在澳门举行。根据安排,200名澳门青年在启动仪式后将陆续前往广东等10个省市考察,并派代表到北京汇报和参加欢聚活动,身体力行感受祖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发展成就。

用画笔记录消防瞬间 看“蓝”朋友多才多艺人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商业航天,可以说,商业航天本身就是一种新质生产力。”蓝箭航天创始人张昌武表示,公司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和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商业航天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萌宠模特海选走秀

“周五下班过来,可以在中国停留2天,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韩国游客李玉顺称,对于上班族来说,能利用周末时间实现一次出国游,感觉非常棒。

虞爱华,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安徽天长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哲学学士学位,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App乱跳转,监管亟需再加码

一是针对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二是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老年人和幼童应尽量避免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确需前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减少感染风险。三是加强对老年人和幼童的日常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视情况及时就医,遵医嘱科学安全用药。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和陪同人员都应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如果家庭成员中出现了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要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庭内的其他成员,尤其是避免接触老年人和儿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